当前位置:老域名转让出售-玉米号情感有名的诗句(写华山最有名的一首诗)
有名的诗句(写华山最有名的一首诗)
2022-11-05

有志不在年高,无志空长百岁。

——题记

我国名山众多,三山五岳如雷贯耳,异彩纷呈,还各有脍炙人口、流传广远的诗句 。

写东岳泰山最为赫赫有名的诗歌要算诗圣杜甫的《望岳》:“岱宗夫如何,齐鲁青未了。造化钟神秀,阴阳割昏晓。荡胸生曾云,决眦入归鸟。会当凌绝顶,一览众山小。”

写南岳衡山最为引人入胜的诗句要算诗仙李白《与诸公送陈郎将归衡阳》:“衡山苍苍入紫冥,下看南极老人星。”

写中岳最为有气势的诗句应该是风流才子杜牧的《洛中送冀处士东游唐 》:“……嵩山高万尺,洛水流千秋。往事不可问,天地空悠悠。”

写北岳恒山最为气势磅礴的要算明代汪承爵的《登恒山》:“云中天下脊,尤见此山尊。八水皆南汇,群峰尽北蹲。仙台临日迥,风窟护云屯。剩有搜奇兴,空怜前路昏。”

那么,写西岳华山最为名声大震的诗歌,应该是谁的呢?

笔者大胆表示,这是一个7岁神童所写,虽然他长大以后并不是以诗闻名。作为一名杰出的政治家,他曾经两度为相。

他,就是北宋知名宰相寇准。

寇准是北宋时的一个稀世神童,他自小聪慧过人,才思敏捷,出口成章。

其实在我国历史上,早慧诗人屡见不鲜。

比如初唐四杰之首王勃14岁写出千古流传的《滕王阁序》,诗王白居易16岁写出《赋得古原草送别》,诗鬼李贺17岁写出《雁门太守行》,他们后来都成了名垂千古的大诗人。

据史书记载,寇准小时候,其父大宴宾客,饮酒正酣,客人仰慕小寇准卓越才华,以附近华山为题,请其作《咏华山》一诗。

小小少年寇准在客人面前踱步思索,一步、二步,到第三步便随口吟出了这首五言绝句,传为千古佳话。

咏华山(宋)寇准

只有天在上,更无山与齐。

举头红日近,回首白云低。

还有一个版本则更为神奇,说是寇准父亲与友人相约爬华山,年仅7岁的小寇准也要跟去。

父亲以其年少体弱,劝他不要自讨苦吃,免得半途而废。谁知小寇准意志坚定,不仅没有体力不支,而且爬到华山顶上后,身临其境,有感而发,一首杰出的即景即情之作脱口而出,令人刮目相看,拍案叫绝。

《咏华山》每一句都突出了华山的高峻陡峭,气势不凡,显得贴合山势,准确传神,别说是出自7岁儿童之手,就是对于成年诗人来说,也可谓是难能可贵的佳作。

古往今来,神童能写出如此著名诗歌的,只有初唐四杰之一骆宾王。他写妇孺皆知的《鹅》时,年仅7岁。

但平心而论,《鹅》更像是一首儿歌,胜在生动形象,朗朗上口。

而《咏华山》一开头就气势不凡,“只有天在上,更无山与齐”,这样的诗句,其意境完全可以与杜甫的千古名句“会当凌绝顶,一览众山小”相媲美。

而后两句“举头红日近,回首白云低”,其神韵与李白的“危楼高百尺,手可摘星辰”相比,也是丝毫不落下风。

像寇准在如此年幼的时候,就能写出《咏华山》如此高屋建瓴、沉稳大气的诗句,真可谓前不见古人,后不见来者。

《咏华山》无论是对仗修辞手法的运用,还是遣词炼字的功力,都说明了绝非等闲之辈所能为之,教人断然不敢相信它竟然出自于一个7岁孩童之口。

《咏华山》虽然只有短短二十个字,字里行间却展示出了寇准视野开阔、气势非凡与志向远大。

华山南接秦岭,北瞰黄渭,自古以来就有“奇险天下第一山”的说法。

华山是中华民族的圣山。据包括清代国学大师章太炎在内的历代专家学者考证,华夏民族最初形成并居住于“华山之周”,名其国土曰华,其后人迹所至,遍及九州,华之名始广。

中华之“华”,源于华山,由此,华山有了“华夏之根”之称。古往今来,文人墨客慕名而来,攀爬华山,吟咏华山。

寇准之前,韩愈、岑参都写过与华山有关的诗,诗仙李白写过一首描写华山的诗《西岳云台歌送丹丘子》,他们的作品各具特色,也有气势,却均不及寇准诗之意境,也不及寇准诗之简练。

寇准之后,陆游更是反复创作描写华山的诗,都不及寇准诗浅显易懂,让人过目成诵。

由于寇准仕途通达,两度为相,主张真宗亲征抗辽,在“澶渊之役”中战功卓越是北宋最有风骨的历史人物。

由于寇准为国事军政劳心劳力,他没能像范仲淹、辛弃疾那样文武双全,全面开花。

由于神童寇准后来“误入”政坛,中国历史上由此少了一个杰出的诗人,不知这是北宋朝廷的庆幸,还是北宋诗坛的不幸?